信息销毁,就是以科学的方法销毁记录数据的载体。以防止数据泄露。相对于个人信息和商业机密, 部门、和科研院所等有着更高的安全保密要求。目前常用的硬盘磁带都是几百G甚至1T的容量,可记载海量的信息,而这些体积很小的硬盘磁带很容易丢失和被窃走,也很容易遭受有意或无意的损坏,有些重要数据甚至是机密的,价值连城,一旦发生信息数据的丢失或,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科学规范的信息销毁手段,完善合理的存储介质管理流程成为必需。
编者按:本文来自“网易智能",。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创新城市部门SidewalkLabs目前在信息隐私问题上陷入了困境。他们失去了数据信托 专家和顾问安·卡瓦吉安(AnnCavoukian),该机构将批准和管理多伦多概念智能社区Quayside内部的信息收集。安大略省的前信息和隐私专员Cavoukian不同意当前的计划,因为其将赋予信托批准数据收集在源头上匿名化或“去识别"(de-identified)的权利。她说:“我在这方面经历了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我对此不能接受。"Cavoukian的退出加大了人们对SidewalkLabs和城市数据的怀疑,这些数据将在Quayside获取,这是一个计划中的智慧社区的 部分,叫做“SidewalkToronto"。谷歌一直坚称,该社区将遵循“隐私设计",这是Cavoukian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出版的一个框架。这种方法确保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到隐私,以在公民权利和创造更智能、更高效和环境友好的生活空间所需要付出的之间取得平衡。自去年被选为Quayside规划合作伙伴以来,谷歌一直在讨论如何采用该框架。该团队已经与包括Cavoukian在内的公众和技术专家举行了无数次会议以解释其想法,并确保在明年年初的“主创新和发展计划(MasterInnovationandDevelopmentPlan)"中将所有人的关注点考虑在内。该计划实际上是终的宣传或提议,并需要在任何建设工作动工之前得到多伦多市 的批准。当然,隐私问题一直是被讨论的话题。介于谷歌在广告业务方面的声誉以及他们对数据收集所传递出的模糊信息,一些多伦多人感到紧张。尽管如此,进展在慢慢推进。上周,谷歌在Quayside发布了一些关于数据治理的初步建议。底线是:它希望通过其他人来处理这个问题。谷歌SidewalkLabs部门建议成立一个独立的信托机构来负责监督该社区的所有数据收集。如果任何公司想要建立公民追踪硬件或服务(包括SidewalkLabs在内),他们首先需要向信托机构递交一个名为“负责任的数据影响评估"(RDIA,ResponsibleDataImpactAssessment)的申请。一些申请可以“自我认证",或者快速审批,而另一些申请需要仔细考虑。谷歌方面表示,他们的申请都将遵循Cavoukian的隐私设计框架。但问题是,信托机构也有权利批准那些不会在源头上使数据匿名化的申请。在提案文件中,谷歌团队给出了一个涉及公共公园摄像机的理论案例。他们表示,这个申请不能自我认证,因为它涉及到个人信息。然而,它可以被批准,条件是视频片段只用于公园的改进,而且这些文件会在7天的滚动基础上被销毁,该公司还需要在摄像头附近竖立标志,并将其位置添加到公共注册中心。这种回旋的余地与Cavoukian有关。她认为,所有的Quayside数据都应该在源头上被匿名化以维护公民的隐私。她说:你就可以打赌越来越多的数据将以个人身份的形式被收集起来,因为那是宝藏,这正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上周,Cavoukian在多伦多的数字战略咨询小组会议上听到了这个决定。“SidewalkLabs毫不含糊地告诉这群人,拟议中的公民数据信托将拥有广泛的权力,包括与个人数据“去识别"有关的决定,"Cavoukian在她的辞职信中写道。“SidewalkLabs表示,将个人隐私数据匿名化将被‘鼓励’,但这一决定将由他们自己决定。"对此,SidewalkLabs则持不同的观点。该组织致力于保护隐私,并将遵循Cavoukian的框架。然而,它并不认为它应该负责在Quayside制定政策。该团队认为,一个独立的信托机构将会更好地做出这些决定——即使他们允许其他公司收集个人可识别的数据。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上周召开的滨水区多伦多数字战略咨询小组会议上,很明显,SidewalkLabs将在近期有关Quayside的数据治理框架的讨论中发挥更有限的作用。SidewalkLabs已经承诺通过设计来实现隐私原则。尽管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否需要其他参与Quayside项目的公司被要求这么做,这一问题不太可能很快解决,而且可能超出了SidewalkLabs的控制。"因此,争论的焦点是,谷歌的团队是否应该促使信托机构在源头上将数据“去识别"。在Cavoukian的信中,她说:“想想后果吧:如果个人信息数据在源头上没有被‘去识别’,我们将会创建另外一个个人信息的数据库(由谁控制?)。如果没有数据主体的同意,这可能会被使用,这些信息将暴露在 攻击和未经访问的风险中,我们都知道,现有的加密方法并不可靠,并可能会被 ,这可能会使多伦多居民的个人数据泄露。为什么要冒这样的风险?"Cavoukian现在正在向 单位施压,为了改变公司的想法,并在源头上强制取消身份识别。“你必须制定法律,"她说。Cavoukian并不是 个放弃Quayside项目的隐私专家。萨迪亚·穆扎法尔(SaadiaMuzaffar)是TechGirlsCanada的创始人,她于本月早些时候离开了数字战略咨询小组。在一封辞职信中,她说,WaterfrontToronto“对不稳定的公众信任和社会许可缺乏能力"。她说,顾问小组“诚心诚意地"参加了会议,但“公然漠视居民对数据的担忧"。这些分歧将增加多伦多人的担忧,谷歌SidewalkLabs团队仍然有时间来解决这些问题,并制定一个让每个人都能接受的总体规划。不过,如果该公司持续让公众对其失去信任。选自:ENGADGET作者:NickSummers编译:网易智能参与:nariiy
体育小游戏。一款破坏性的游戏,游戏开始后,你可以看到将要被摧毁的汽车下方有个红色的滑动条,你要拖着滑动条致左端,然后点击绿色箭头调整踏板高度,调整后点击go,画面会转换到装有的车厢处,你可以选择的样式,点击go,开始破坏!鼠标操作。
编者按:本文来自“ 财经",作者黄思瑜 国家的一纸行政处罚决定书让华大基因(300676.SZ)再陷风波,子公司未经许可将部分人类遗传资源信息从网上传递出境一事引来争议的同时,也有观点称华大集团涉及“14万中国人基因大数据"外流,并将两件事情相互联系。对此,10月26日,华大基因控股股东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大控股")发布澄清声明称,关于的处罚已按要求实施整改,并已获批准恢复开展人类遗传资源国际合作工作;关于“14万中国人基因大数据"研究,全部在境内完成,样本及数据全部保留在深圳国家基因库,不存在任何遗传资源数据出境的情况。近日,国家网站上发布了6份行政处罚决定书,涉及5家公司和1家 这其中涉及3家上市公司,除华大基因外控股子公司外,药明康德(603259.SH)控股子公司、艾德生物(300685.SZ)也分别因未经许可将5165份人类遗传资源(人血清)作为犬血浆违规出境、未经许可接收外资企业30管样本而被行政处罚。华大基因控股子公司是在2015年9月份受到处罚,药明康德控股子公司则是于2016年10月份受到处罚,这两家上市公司分别于2017年7月14日、2018年5月8日上市。查阅两者的招股说明书,华大基因并未在其中披露上述行政处罚事项,药明康德则在招股书中进行了披露。关于华大基因是否信息披露违规,截至发稿,上市公司相关人士并未就此进行回应。有证券律师则告诉 财经记者,按照相关规定,华大基因应当完整披露上述行政处罚事项并就相关影响作出说明,否则构成信息披露违规。就在10月26日晚间,华大基因披露公告,交易所关注到未及时披露行政处罚事项,并对违规行为的具体情况和影响,以及“14万中国人基因大数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样本及数据是否存在泄漏风险等进行问询。华大基因是否尽责披露根据国家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中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办公室对深圳华大基因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下称“华大科技")执行“中国女性单相抑郁症的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国际科研合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华大科技与华山 未经许可与英国牛津大学开展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国际合作研究,华大科技未经许可将部分人类遗传资源信息从网上传递出境。这一行为违反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相关规定,由此做出处罚,要求华大科技接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立即停止该研究工作的执行,销毁该研究工作中所有未出境的遗传资源材料及相关研究数据,自决定书送达之日起停止华大科技涉及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整改验收合格后,再行开展。根据华大基因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司华大基因持有华大科技90.91%股份;华大科技主营业务为基础科研类、药物研发类服务,在华大基因业务体系中功能定位为基础科研业务总部。上述处罚发生于2015年9月份。而华大基因是于2017年7月14日上市,这是否意味着,华大基因需要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上述行政处罚事项?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号―招股说明书》第六十七条,发行人应披露近三年内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若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应披露违规事实和受到处罚的情况,并说明对发行人的影响;若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应明确声明。“对于科技类企业,暂停国际合作应属于重大事项,的处罚也发生在IPO前的三年内,依据相关规定,华大基因应当完整披露该信息并就相关影响作出说明。"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分析称。但是 财经记者查阅华大基因的招股说明书,并未发现该公司披露上述行政处罚。在招股说明书中,华大基因披露了该公司及其下属境内全资、控股子公司受到的共计17项行政处罚,处罚日期早为2014年4月1日,晚为2016年11月9日,涉及华大科技的有两项,均是因丢失已开具发票而被罚款,处罚日期均在2016年,并未对2015年的行政处罚进行披露。对此, 财经记者向华大基因相关人士询问未披露的原因及是否信息披露违规,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王智斌认为,根据相关规定,华大基因未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行政处罚事项,构成信息披露违规。交易所也关注到了华大基因未及时披露信息一事,同时在10月26日向华大基因发去问询函,要求说明“中国女性单相抑郁症的大样本病例对照研究"国际科研合作项目的主要内容,违规行为的具体情况,行政处罚对公司生产经营的影响,公司采取的整改措施及效果。10月26日,华大控股在澄清声明中称,华大基因在2015年收到上述行政处罚后,已 时间根据要求实施全面整改,经对整改报告进行核查并现场验收后,已批准恢复开展人类遗传资源国际合作工作。此外,有市场观点将华大基因控股子公司受罚一事与华大研究团队在2018年10月发布的一项“14万中国人基因大数据"研究相关联。对此华大控股称,此次研究中的国外作者并未参与到任何接触到原始数据的分析工作,主要在科研思路、算法设计方面给予智力贡献,所有原始数据均存放于深圳国家基因库,全部分析均在境内由中国科研团队完成。不过,交易所也提出问询,要求华大基因说明“14万中国人基因大数据"项目是否与外方机构或个人存在合作,如是,详细说明合作原因、合作模式、研究成果归属情况、项目的 进展等,相关项目开展是否符合《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样本及数据是否存在向外方机构或个人泄漏的风险。处罚还涉药明康德、艾德生物除了华大基因之外,公布的行政处罚还涉及两家上市公司,分别为药明康德和艾德生物。苏州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苏州药明")是在2016年10月21日被行政处罚的。根据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该公司因未经许可将5165份人类遗传资源(人血清)作为犬血浆违规出境,而遭到处罚。处罚结果和华大基因类似,对苏州药明进行警告,并没收并销毁该项目中人类遗传资源材料,自处罚决定书送达之日起,暂停受理苏州药明涉及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和出境活动的申请,整改验收合格后,再予以恢复。根据药明康德招股说明书,苏州药明为药明康德控股子公司,后者直接持有前者54.29%的股份。苏州药明主要从事小分子化学药的临床前研究,主要提供毒理学、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研究服务。另据药明康德招股说明书,苏州药明2015年度~2017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2.42亿元、3.01亿元、3.95亿元,呈现逐渐增长的情况,但是同期的净利润却在2017年度遭遇亏损,亏损额为5524.23万元,2015年度和2016年度的净利润分比为1736.39万元、3914.34万元。对于江苏药明2017年度净利润亏损是否因受到行政处罚的影响, 财经记者多次药明康德的电话,均未获接听。不过,与华大基因不同的是,2018年5月8日上市的药明康德,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了苏州药明受到行政处罚一事。同时披露称,于2017年6月20日出具《办公厅关于同意苏州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整改验收的函》(国科办函社[2017]390号),确认苏州药明的整改工作达到既定要求,验收合格,决定恢复苏州药明涉及此类业务的申请。从二级市场股价来看,10月26日,药明康德股价遭遇重挫,跌幅超过5%;华大基因则下跌2.28%。另外一家上市公司则是艾德生物,10月26日也和上述2家公司一样高开低走,尾盘却微微收涨。不过,艾德生物受到行政处罚的时间就在今年7月份,如今是否已经消除了影响尚不得而知。艾德生物被行政处罚,是因为未经许可接收阿斯利康投资(中国)有限公司30管样本,拟用于试剂盒研发相关活动,由此而被警告,并被没收并销毁违规利用的人类遗传资源材料。艾德生物主营业务为 医疗分子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提供相关的检测服务。主要业务和产品具体分为检测试剂和检测服务两类。根据今年半年报,艾德生物检测试剂收入为1.85亿元,占该公司总营业收入逾9成,毛利率达到93.88%。对于上述行政处罚对艾德生物检测试剂业务是否带来影响, 财经记者致电艾德生物,该公司一内部员工在表明“证券部人员外出不在办公室"后便挂断了电话。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