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中非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海绵城市投资巨大 孕育市场新机会

2023年02月03日 12:53:40      来源:上海泉瑞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29

分享:

海绵城市投资巨大 孕育市场新机会:自从2013年12月12-13日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习提出要大力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理念后,国家近年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先是财政支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随后、和于2015年4月公布**批16个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名单。

2015年10月办公厅提出海绵城市的建设时间表,今年1月份又出台《海绵城市建设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可以看出政策推行力度不断加强、政策不断细化,我们认为试点城市经过一年后的摸索,各地区项目或逐步出台,2016年或是海绵城市项目落实、行业启动的元年,后续新的试点城市同样值得期待。环保行业一般投资逻辑是“政策-订单-业绩”,目前海绵城市的投资尚处于政策-订单之间,近期可能出台的相关试点城市项目、新的试点名单等都将带来良好主题投资催化剂。

市场空间大

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假设每平方公里投资1.5亿元,按照国家规划(国内城市建成区面积4.8万平方公里),2020年将达到万亿投资规模,空间巨大。

发展LID,经济性良好

2014年10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提出发展LID低影响开发模式,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采用源头削减、中途转输、末端调蓄等多种手段,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或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且就经济性而言,LID规划方案较传统方案通常更加物有所值,并可在运营阶段通过截留、雨水净化创造可观的收益。

PPP解决资金问题

海绵城市投资额巨大,单靠政府投资对于政府压力太大,补贴更多是促进行业兴起的开端。总理表示将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海绵城市”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后续绿色金融等**模式的出台将更好撬动社会资本,推动行业整体发展。

过去环保公司项目大多以点源式的建设为主,随着上层思路的转变,海绵城市等将环境治理效果作为导向的项目将成为主角,治理难度将增大、投资金额将增加,市场将扩大,拥有核心技术和资金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非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非贸易网,转载请必须注明中非贸易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