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中非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东莞冷热冲击试验箱简介

2023年09月07日 13:58:40      来源:东莞市勤达仪器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53

分享:

东莞冷热冲击试验箱简介
一、东莞冷热冲击试验箱用途:
用于电子电器零组件、自动化零部件、通讯组件、汽车配件、金属、化学材料、塑料等行业,国防工业、航天、兵工业、BGA、PCB基扳、电子芯片IC、半导体陶磁及高分子材料之物理牲变化,测试其材料对高、低温的反复抵拉力及产品于热胀冷缩产出的化学变化或物理伤害,可确认产品的质量,从精密的IC到重机械的组件,可作为其产品改进的依据或参考。
二、 满足标准:
标GJB150.3-86;
标GJB150.4-86;
标GJB150.5-86; 
冷热冲击试验箱特点:
1、分为高温箱,,测试箱三部分,采之断热结构及蓄热蓄冷效果,试验时待测物静止,应用冷热风路切换方式将冷,热温度导入测试区实现冷热冲击测试目的.
2、外形美观、结构合理、工艺*、选材考究,具有简单便利的操作性能和可靠的设备性能。
3、采用采用的计测装置, 控制器采用大型彩色液晶人机触控对话式LCD人机接口控制器,操作简单, 学习容易, 稳定可靠,中,英文显示完整的系统操作状况、执行及设定程序曲线。
4、具96个试验规范独立设定,冲击时间999小时59分钟, 循环周期1~999次可设定, 可实现制冷机自动运转,上实现自动化,减轻操作人员工作量,可在任意时间自动启动﹑停止工作运行;
5、可独立设定高温、低温及冷热冲击三种不同条件之功能,并于执行冷热冲击条件时,可选择二槽式或三槽式及冷冲、热冲进行冲击之功能,具备的功能。 
6、具备全自动,高精密系统回路、任一机件动作,有P.L.C锁定处理,全部采用P.I.D自动演算控制,温度控制精度高 
7、箱体左侧具一直径50mm之测试孔,可供外加电源负载配线测试部件。
8、*科学的空气流通循环设计,使室内温度均匀,避免任何死角;完备的安全保护装置,避免了任何可能发生安全隐患,保证设备的长期可靠性
9、冷热冲击试验箱可设定循环次数及除霜次数自动(手动) 除霜. 
10、出风口于回风口感知器检测控制,风门机构切换时间为10秒内完成,冷热冲击温度恢复时间为5分钟内完成。
11、运转中状态显示及曲线显示,发生异常状况时,屏幕上即刻自动显示故障点及原因和提供排除故障的方法,并于发现输入电力不稳定时,具有紧急停机装置。
12、冷冻系统采用复迭高效低温回路系统设计,冷冻机组采用欧美压缩机,并采用对臭氧系数为零的绿色环保(HFC)制冷剂R507,R23.
13、箱体内外部材质采用不锈钢板(SUS#304),外部材质有种不同外箱材质可供选择: 
1) 纹路处理不锈钢表面,如经常顺着纹路擦拭,可使机器长时间保持崭新的外观(推荐此种选择)
2)特殊防锈处理钢板静电喷涂表面,质地高档(依客户要求)每个产品都根据客户的要求订做,保证了设备的高效节能,并在现场调试和验收,保证用户方的使用性能。

14、安全保护功能:电源超载保护、漏电保护、控制回路超载、短路保护、压缩机保护、接地保护、超温保护、报警声讯提示等。
冷热冲击试验箱可扩充液态氮快速低温冲击控制装置。
2.操作简便,合理的风道循环系统,温度风不均匀。 
1.三箱式结构转换速度快,回复时间短。
3.中文界面液晶显示程序控制。
4.强力制冷,进口压缩机,降温速度快。
6.可靠性的设计,适合于24小时连续试验。 
5.完备可靠的安全装置。
三、东莞冷热冲击试验箱技术参数:
规格型号 30(A-D) 49(A-D) 80(A-D) 150(A-D) 252(A-D) 480(A-D)
高温槽温度范围 +60 ~200℃.
低温槽温度范围 A:(-55~-10℃). B:(-65~ -10℃). D:(-80~ -10℃).
实验箱冲击温度:
高温: +60~150℃
低温: A:(-10~ -40℃) B:(-10~ -55℃) D:( -10~ -65℃)
升温时间: 60~200℃小于35分
降温时间: A:+20~-55℃小于75分 B:+20~-65℃小于80分 D:+20~-75℃小于90分.
冲击恢复时间
高温(150℃)冲击30分钟.
低温(-40℃or-55℃or-65℃)冲击30分钟.
冲击恢复时间:5分钟以内.
风门开启时间: 3秒已内

尊敬的客户:

  本公司有纸箱检测设备、东莞拉力机、电子拉力试验机产品,您可以通过网页本公司的服务热线了解更多产品的详细信息,至善至美的服务是我们永无止境的追求,欢迎新老客户放心选购自己心仪产品,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非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