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中非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分析制冷压缩机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2025年04月27日 08:47:26      来源:益冷和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

分享:

    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管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管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液体,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冷凝-膨胀-蒸发(吸热)的制冷循环。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压缩机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一、压缩机在运转中突然停机:
  1.造成压缩机在运转中突然停机的原因有:
  (1)吸气压力过低,低于压力继电器的低压下限值;
  (2)排气压力过高,引起高压继电器动作断电;
  (3)油压过低,油压继电器动作继电;
  (4)电动机过载,热继电器动作继电;
  2.压缩机在运转中突然停机的排除方法:
  (1)检查原因,属于管道堵塞的要畅通管道,如系统制冷剂不足就补充;
  (2)检查冷凝器的冷却量或冷却风量;
  (3)检查输油系统管道和油泵;
  (4)检查电源电压是否偏低或冷负荷过大;
  二、排气压缩过高
  1.排气压缩过高的原因有:
  (1)水冷冷凝器冷却水量不足或风冷冷凝器的冷却风量不足;
  (2)冷凝器管簇表面水垢过厚或油污太厚,造成散热困难;
  (3)制冷系统内有空气;
  (4)制冷剂灌注过多;
  (5)排气管道中阀门发生故障,造成压力过高;
  2.排气压缩过高的排除方法:
  (1)检查不阀是否全开、加大供水或检查电动机电压,转速,传动皮带是否过松;
  (2)清洗水垢,刷洗油污,使冷凝器管簇表面清洁干净;
  (3)放掉空气;
  (4)排出多余的制冷剂;
  (5)检查修正阀门;
  三、压缩机的湿冲程
  1.造成压缩机的湿冲程原因有:
  (1)热力膨胀阀失灵,开启度过大;
  (2)电磁阀失灵,停机后大量制冷剂进入蒸发排管,再次开机时进入压缩机;
  (3)系统灌注制冷剂量过多;
  (4)热力膨胀阀的感温包松动未绑扎,致使热力膨胀阀开启度增大;
  2.压缩机的湿冲程的排除方法:
  (1)关闭供液阀,检修热力膨胀阀;
  (2)检修电磁阀;
  (3)放出多余的制冷剂;
  (4)检查感温包的绑扎情况;
  四、压缩机卡死
  1.压缩机卡死的原因有:
  (1)润滑油中有脏污杂质;
  (2)油泵输油管阻塞,使气缸缺油活塞卡死;
  (3)油泵主齿轮插入曲柄中的柄销扭断,致使油系统断油;
  2.压缩机卡死的排除方法:
  (1)更换新的润滑油;
  (2)检修油泵管路;
  (3)检修更换油泵主齿轮轴;
  五、气缸中有异声
  1.气缸中有异声的原因有:
  (1)气缸中死点余隙过小;
  (2)活塞销与连杆大小衬套间隙过大;
  (3)阀片断裂;
  (4)曲轴曲拐或连杆大头泼油所产生的油液击声;
  2.气缸中有异声
  (1)调整加厚气缸垫片;
  (2)更换活塞销或衬套;
  (3)立即停机更换阀片;
  (4)短时间不必停机,如长达几分钟后要停机检查;
  六、曲轴箱中有声
  1.曲轴箱中有声的原因有:
  (1)连杆螺母松动;
  (2)连杆大头轴瓦间隙过大;
  2.曲轴箱中有声的排除方法:
  (1)停机重新紧固;
  (2)更换瓦片;
  七、压缩机启动不起来
  1.压缩机启动不起来的原因有:
  (1)电源断电保险丝接触不良、烧断;
  (2)启动器的立接触点接触不良;
  (3)温度控制器失调或发生故障;
  (4)压力继电器的调定不适;
  2.压缩机启动不起来的排除方法:
  (1)检查电源、保险丝;
  (2)检查启动器,用纱布擦净触点;
  (3)检查温度指示位置,检查各元件;
  (4)检查压力继电器各元件或调定值;
  八、压缩机制冷量不足
  1.压缩机制冷量不足的原因有:
  (1)活塞环磨损或活塞与气缸间隙因磨损而过大;
  2.压缩机制冷量不足的排除方法:
  (1)更换新活塞环或检修换新部件;
  九、压缩机与电动机联轴器有杂声
  1.压缩机与电动机联轴器有杂声的原因有:
  (1)压缩机与电动机联轴器配合不当;
  (2)联轴器的键和键槽配合不当;
  (3)联轴器的弹性圈松动或损坏;
  (4)皮带过松;
  (5)联轴器内孔与轴配合松动;
  2.压缩机与电动机联轴器有杂声的排除方法
  (1)按正确装配要求重新装配;
  (2)调整键与键槽的配合,换新键;
  (3)紧固弹性圈或换新件;
  (4)调整拉紧皮带;
  (5)调整装紧联轴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非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