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中非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政策法规

柳州航空口岸开放和国际航线开发工作方案

2023年08月20日 17:24:11      来源:柳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阅读量:56

分享: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航空口岸开放和国际航线开发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有关委、办、局,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阳和工业新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柳州航空口岸开放和国际航线开发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3月16日


柳州航空口岸开放和国际航线开发工作方案


  为提升柳州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根据《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重新印发2019年市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柳政发〔2019〕12号)等文件精神,推进柳州白莲机场临时开放,尽快实现柳州航空口岸正式开放,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主要目标


  协调推进柳州白莲机场临时开放,确保中外籍客运飞机从柳州白莲机场临时出入境;将设立柳州航空口岸列入《国家口岸发展“十四五”规划》;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柳州航空口岸正式开放。


  领导小组


  为加快推进柳州航空口岸正式开放,决定成立柳州市航空口岸开放和国际航线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吴 炜 市长


  常务副组长:刘可 常务副市长


  副 组 长:李辉 市委常委、副市长


  侯刚 副市长


  王鸿鹄副市长


  王立新柳州军分区副司令员


  成 员:刘 俊 市人民政府秘书长


  蒋 玮 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王颖 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韦拥军 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黄毅强 市财政局局长


  刘伯臣 市商务局局长


  刘莉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


  孙迎红 柳州海关关长


  李金东 柳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站长


  崔长军 柳州军分区战备建设处处长


  毛 龙 市龙翔航线公司执行董事


  杨冰松 柳州机场公司总经理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申报柳州白莲机场临时开放、柳州航空口岸列入《国家口岸发展“十四五”规划》、柳州航空口岸正式开放,向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海关总署、公安部、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和中国民用航空局、自治区口岸办公室、南宁海关、广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南部战区等协调汇报工作;研究解决国际航线开发及补助等方面的重要事项;研究解决推进航空口岸开放遇到的重要事项;组织、督促、指导和协调各级各部门抓好实施;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有关重大工作,总结经验做法。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刘伯臣同志兼任,副主任由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各1名分管领导担任。


  部门职责


  市商务局: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协调各部门推进口岸开放各项工作;做好口岸开放的材料上报工作。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指导、审核航线公司编制国际航线补贴资金方案;组织开展对外文化旅游交流、合作与宣传推广工作;按职责分工落实鼓励市内外旅行社接待境外旅游团队来柳旅游奖励政策。


  市财政局:负责推进白莲机场临时开放、正式开放相关专项资金的保障工作。


  柳州海关:负责向海关总署、南宁海关汇报衔接航空口岸申报有关事项,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柳州军分区:向广西军区、南部战区汇报衔接设立航空口岸领空开放等工作。


  市龙翔航线公司:负责拟定国际旅游包机补贴方案并落实相关补贴,做好国际航线研究开发工作,开通2~3条国际航线,每条航线每周开通1~3班次,负责国际旅游包机合作商的洽谈选定和签订协议等工作。


  柳州机场公司:负责落实AIP资料及航行资料相关工作,负责落实2名ICAO4英语管制员,机场国际航路申请获批等工作。


  四、重点工作


  (一)推进柳州白莲机场临时开放


  继续做好柳州机场临时开放申报工作,协调推进航空口岸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柳州白莲机场临时开放期间出入境旅客吞吐量(一般不低于2.5万人次)是列入《国家口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前提条件,务必高度重视。(完成申报时间2020年6月)


  1. 市商务局牵头,柳州海关、柳州边检站、柳州机场、市龙翔航线公司配合,向自治区口岸办上报申报材料。


  2. 柳州海关、柳州边检站做好人员业务培训及设施设备通电检查工作。


  3.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指导、审核航线公司编制补贴资金请示并上报;负责国际出、入境旅游市场的宣传和客源组织工作,研究有针对性地开通旅游航线培育市场相关方案。


  4. 市龙翔航线公司负责做好国际航线的开发工作和航线班次安排,结合友好城市对等交流、柳州市民出行较集中的目的地等情况,选择培育具有一定保有量的航线,实现航线旅游双向流动,确保每月上座率100%的情况下达到8000人次。


  5. 柳州机场负责落实AIP资料相关工作、落实ICAO4英语管制员、机场国际航路申请获批等工作。


  (二)推进柳州航空口岸列入《国家口岸发展“十四五”规划》(完成申报时间2020年12月)


  市商务局负责编制《柳州白莲机场航空口岸开放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申请材料。相关单位配合。


  (三)推进柳州航空口岸正式开放(完成时间2021-2025年)


  在柳州航空口岸列入《国家口岸发展“十四五”规划》后,由市商务局负责向自治区口岸办公室和国家口岸管理办公室申请列入《口岸开放年度审理计划》及上报相关材料,各单位负责做好相关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领导小组会议由组长、常务副组长或副组长主持,根据工作需要可视情况召开全体成员单位会议或与议题相关的部分成员单位会议,会议议定事项以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印发纪要。重大事项按程序报告市人民政府。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细化分解各项工作任务。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任务分工,加强与国家、自治区有关部门对接,争取政策等支持,研究有关政策措施和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等,明确时间表、责任人,落实领导小组会议议定事项。各单位要加强协调,强化沟通,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有关工作情况。


  (三)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不刻印章,因工作需要印发文件的,由市商务局代章。


  附件:柳州机场第三期临时开放各单位工作责任表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3月20日印发


  附件


柳州机场第三期临时开放各单位工作责任表

 

序号

项目

责任单位

1

向自治区口岸办上报《关于柳州白莲机场临时开放的请示》。

市商务局

2

对接国家、自治区相关部门,国家口岸办批复。

市政府、市商务局

3

做好机场查验设施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查验人员的培训工作。

柳州海关、柳州边检站

4

落实机场临时开放各项保障资金。

市财政局

5

机场或者政府主管部门与缔约承运人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龙翔航线公司

6

与航空公司签署包机意向协议(申报航线和市场需求)交纳履约保证金。

龙翔航线公司

7

逐级申报国际航线需求(中南局、民航局)。

航企及龙翔航线公司

8

机场与外航签订地服、航务、油料、安保、保密等协议(可以提前签)。

柳州机场与航企

9

外籍航空航务、商务、机务针对机场保障部门进行培训、授权及联检单位备案。

柳州机场与航企、柳州海关、柳州边检站

10

制定通报流程:站调报给CIQ飞行动态、商调通知地面开关时间。

柳州机场

11

各部门保障流程培训、应急处置培训,应急演练联合CIQ

柳州机场

12

与中航信离港系统对接,并制定连不上航信系统如何办理值机的解决方案。

柳州机场

13

航站楼航班信息设置及广播系统(含小语种语音)。

柳州机场

14

临时口岸获批后,逐级申报国际航路走向及导航点。

航企

15

申请机场开放、进离场航路航线开放、AIP生效。

柳州机场

16

待联合参谋部批复开放本场国际航路后,启动AIP”生效并挂上网。

柳州机场

17

航企向民航局申报航线经营权和时刻(临时每月一报)。

航企、龙翔航线公司

18

航企向机场报备航企信息和航班信息。

柳州机场与航企

19

向南部战区申报《军队机场外籍民用飞机使用许可》及航班计划备案。

航企

20

航企查验单位备案、军队机场民用飞机使用权获批、外籍航企CCAR129获批、航线经营权获批。

航企

21

联合CIQ试运行(三次)。

柳州机场

22

航班录入民航时刻管理系统。

航企

23

召开查验单位协调保障联席会议。

市商务局

24

提前与包机人或航企签署国际航线经营性补贴协议。

龙翔航线公司

25

开航前宣传(新闻发布会、产品推介会、媒体广告等)及客源组织。

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备注:航企指开通柳州第三期临时开放国际航线的航空公司。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的法规来源于数据提供单位或网络,网站不对法规内容的准确性负责,请务必与正式文本核对后使用。网站访问者因使用或无法使用本网站提供的法规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非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