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中非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政策法规

铁路应急通信系统运用管理暂行办法

2023年07月30日 12:53:27      来源:北大法宝      阅读量:17

分享:

关于印发《铁路应急通信系统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铁电务<1993>158号)



各铁路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部直属通信处:
  为保证铁路应急通信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很好地运用、更有效地为事故抢险调度指挥服务,现公布《铁路应急通信系统运用管理暂行办法》,请遵照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七日



铁路应急通信系统运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当发生自然灾害或行车事故等紧急情况时,为保证铁路运输畅通,使现场与上级领导机关之间能迅速通话所采取的一切手段和措施均属于应急通信。
  遵照铁道部铁办<1992>145号文和铁电务函<1993>269号文要求在全路进一步完善应急通信系统,并在各路局、分局所在地的电话所建立“117”立接制事故救援台(以下简称立接台),确保事故通话立即接通。
  为了更好地发挥应急通信系统和立接台的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2-1条 应急通信系统有关设备应有专人负责维护、管理,并列入计表,随时保持良好使用状态。

 第2-2条 通信应急抢险物资、器材等,应固定存放地点,设专人保管并列有清单,保证一旦需要随时携带出发。

 第2-3条 各局应有应急通信方案及各种情况下的接线方法,有关机械室、工区应备有图表说明,全体人员须熟知。

 第2-4条 各局每年应进行一次应急通信系统演练,以检查设备和线路的运用质量。

 第2-5条 因使用应急通信情况复杂,现场一端多为露天作业,工作条件艰苦,其工作人员劳动保护用品、野外作业待遇等应按当地有关规定标准发给。

 第2-6条 为保证应急通信在各种情况下能良好运用,对掌管应急通信人员的住宅应装设岗位电话,保证随时出动。

 第三章 应急通信系统的汇接和撤除

 第3-1条 应急通信系统的汇接和撤除,应按照各级使用范围和权限,以电务调度命令下达执行。

 第3-2条 各级电务调度接到有关单位要求使用应急通信时,应立即向本单位领导报告,同时组织有关机械室、电话所、工区进行接线,并及时填写应急通信使用登记表(见附表),然后向有关单位报告完成情况。

 第3-3条 各电务基层班组,接到非电务系统要求接通应急通信时,应立即做好抢险准备工作,并向本单位电务调度报告,在电务调度统一指挥下完成接线工作。

 第3-4条 各有关机械室接到命令后,要求在10分钟内完成室内接线工作,全线接通后要进行监听,做到随叫随应答。并将完成情况报告本级电务调度。

 第3-5条 工区接到命令后,应立即携带应急抢险器材出动,要求在受理后一小时内接通事故现场电话,并有专人守机。

 第3-6条 应急通信撤除时,应由电务调度通知,各岗位不得擅自撤离。

 第3-7条 静止图象设备的运用,应按“静止图像传输系统管理办法”执行。

 第四章 应急通信系统的使用和要求

 第4-1条 凡遇影响铁路运输畅通的紧急情况,需要使用应急通信系统时,可用电话通知各级电务调度,说明情况及接通地点,并应主动报所在单位和姓名。

 第4-2条 在事故现场,抢险指挥组应指定专人负责与上级联络。

 第4-3条 为了保证应急通信系统随时应付各种情况发生,在每次事故现场基本处理完后,抢险指挥组负责人应主动布置撤除所接通的应急通信设施。

 第五章 立接台的使用的要求

 第5-1条 立接台的工作范围是指在紧急情况下,对突然发生的灾情、行车事故等非常情况,必须立即接通的紧急通话。

 第5-2条 根据铁电务函<1993>269号文规定有权使用立接台的用户为:部、路局、分局长(含副职),调度长,安监、运输、机务、车辆、工务、公安部门的正副职领导的办公及住宅电话,上述各单位的调度及部、局、分局值班室和行车安全监察部门值班的电话。

 第5-3条 电话所接到电务调度有关紧急情况时,应由领班或主任值守立接台。

 第5-4条 话务员要熟记有权使用立接台的单位和首长姓名、电话号码,以及本地区事故救援指挥中心的电话号码。在抢险期间,有关电话所要了解掌握在事故现场的领导电话和所在地。

 第5-5条 当立接台受理通话后,话务员必须迅速接通,并同时监听,但对通话内容要注意保密;立接台通话时间不受限制。

 第5-6条 立接台值台人员应具有高度负责精神,业务熟练,讲话文明礼貌;并能做到“三及时、一清晰”,即应答及时、接线及时、撤线及时和话音清晰。

 第六章 附则

 第6条 本办法由铁道部电务局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的法规来源于数据提供单位或网络,网站不对法规内容的准确性负责,请务必与正式文本核对后使用。网站访问者因使用或无法使用本网站提供的法规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非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