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芦根系吸收力强,能富集水中养分。鲜草含氮素0.24%,磷酸0.07%,氧化钾0.11%,粗蛋白质 1.2%,粗脂肪0.2%,粗纤维1.1%,无氮浸出物2.3%,灰分1.3%,水分占93.90%。除用作猪饲料和制作堆肥外,因其对砷敏感,还可作为监测水体中砷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当水体中含砷0.06ppm时,叶片先端出现水渍状失绿斑点,继而病斑扩大,叶片失水枯黄翻转。因具有富集水中锌、铅、汞、镍、镉等重金属和去除水体悬浮物的功能,可用以净化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但须妥善解决植物残体腐烂引起的再污染。也可用作观赏植物。但生长过旺时,常阻塞河道,成为一种害草。
水葫芦十分喜肥,尤其是氮肥,水层养分含量高时,则植株高大,根系较短,开花少,繁殖快而产量高;养分低时则植株小,根系长,叶色黄,葫芦带紫,容易开花,产量较低。
水葫芦喜温,在0 ~40 ℃的范围内均能生长,13 ℃以上开始繁殖,20 ℃以上生长加快,25 ~32 ℃生长快,35 ℃以上生长减慢,43 ℃以上则逐渐死亡。
水葫芦形态特征
1、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因它浮于水面生长,又叫水浮莲。又因其在根与叶之间有一像葫芦状的大气泡又称水葫芦。其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但是也有害处:水葫芦繁殖能力很强,就是因为太强了,覆盖在整个湖面,使得水中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中的动物没有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不能够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甚至有时会堵塞水道。
2、浮水草本或根生于泥中,高30-50厘米;茎极短,具长匍匐枝,和母株分离后,生出新植物。叶基生,莲座状,宽卵形或菱形,长和宽2.5-12厘米,顶端圆钝,基部浅心形、截形、圆形或宽楔形,全缘,无毛,光亮,具弧状脉;叶柄长短不等,可达30厘米,中部膨胀成囊状,内有气室,基部有鞘状苞片。花葶多棱角;花多数成穗状花序;直径3-4厘米;花被筒长1.5-1.7厘米,花被裂片6,卵形、矩圆形或倒卵形,丁香紫色,外面近基部有腺毛,上裂片在周围蓝色中心有一黄斑;雄蕊6, 3个花丝具腺毛。蒴果卵形。 美洲原产;我国南北各地栽培或变为野生。生于河水、池塘或稻田中。为家畜和家禽饲料;嫩叶和叶柄可作蔬菜。本种繁殖迅速,有时堆塞水道,成为害草。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